新地大家庭

与年轻人同行的「志业」— 建筑部李国芳
在新地建筑部服务了30年的李国芳(George), 如果说建筑是他的事业,那么陪伴年轻人同行成长,便是他的「志业」。当很多人也在抱怨「一代不如一代」之际,George却认为只要有一点鼓励和足够的指示,这一代的年轻人一样可以振翅高飞。
矢志成为年轻人的「响导」
George为人师傅的履历,跟他的资历一样丰富:多年来与他共事的年轻同事,大多视他为亦师亦友;他同时在「师徒创路学堂」(新地与突破机构合办)担任导师长达十年;工作以外,George更协助一些被判感化令的年轻人改过自生。可见他一年365日,几乎也是与年轻人同行:「我的教会本来服务戒毒人士,后来转为帮助一些被法庭判处感化令的年轻人,而我与太太会定期陪同他们的父母探望这班青少年,从中给予一点协助和辅导。」他接待的年轻人,不少都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,惟当中的结局有喜有悲— 有的成功突破框框,找到自己的志趣;有的却被困于绝望的情绪中,选择结束生命。 George坦言这些不幸,令他明白到自己的力量有限,却无碍他与年轻人同行。他认为这份忠于使命的决心,或许是源于他的信仰。
学习认真做「小事」
建筑行业讲求刻苦耐劳,这样的工作环境,往往能磨练出一个人的意志。常说年轻人无目标,George认为透过工作,可以重建责任感和好习惯,从而慢慢导正人生。 「其实上班最重要不是学做工,而是学做人。成长路上容易迷失,我能够做的,就是用正面的方式激励他们,让年轻人从工作中明白,即使他眼中的小事,其实也是十分重要。简单如影印或做filing(储存档案),若果不认真去做而乱入资料,其他同事便很难找到相关档案,严重影响工作进度。」George 笑言没有工作是小事,因为若轻看自己手上的「小事」,绝对会坏了团队的「大事」。
以「慈父」心态面对年轻人
George的两个儿子已二十多岁,所以他与年轻人相处亦颇有心得:「想当年对着一些前辈,他们一走过来仿佛会散发一种威势,令你战战兢兢,乖乖服从;但今天的年轻人需要被尊重,他们较易受朋辈影响,所以只有他当你是朋友,才会愿意听你的话。」George曾遇过一个因为每晚打机而经常迟到的徒弟,换作别人可能已经气炸,但他却选择每朝致电提醒徒弟准时上班:「其实我并不生气,因为他只是没有人纠正坏习惯;我的期望亦很简单,就是希望他能够建立一份责任心。」结果George做了一个月「人肉闹钟」,那徒弟终能准时上班。这件小事证明,教导年轻人,讲大道理未必有用,反而付上爱心和坚持,才能真正改变年轻人的心。
后记
George像一块「磁石」,特别吸引年轻人,自然有他的原因,皆因他连别人的年轻员工,也毫不吝啬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。访问当日他身旁两位同事阿健和阿强正是如此─ 阿健本来在一间顾问公司工作,因为旧公司与新地合作而与George 认识,但阿健没想过George对自己这个「外人」,也很乐意分享知识和经验;至于阿强则是因为旧公司接下了George居住大厦的维修工程,身为大厦法团主席的他,经常提点阿强怎么能把事情做好,令他获益良多。二人笑言,当George邀请他们加入新地时,他们想也不想便答应了,希望能延续这 段师徒关系。
工程监察部获「逆旅先锋」组别第一名
公司多年来支持同事参加由突破机构主办的「逆旅先锋」活动,挑战自我之余,亦为青少年慈善工作筹募善款。今年工程监察部亦有组队参赛,更以8小时2分,获得「企业组25公里高峰挑战组」第一名。
梳理数字背后的意义 ─ 会计部
提到会计部,予人第一个印象就是跟数字有关。其实会计部的工作不只管理数字,还要了解背后的意思,因为每个数字对集团的财务状况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。所以会计部的工作除了讲求准确性之外,更需要耐性及细心分析。
会计部之日常
会计部大约有70多位同事,主要分为三个组别:会计组、税务组和出纳组。会计组主要处理集团日常会计账目,负责集团的业绩报告、中期报告、年报,以及定期进行盈利预测及现金流分析,从而协助集团管理层制定经营策略及销售目标等;出纳组主要安排日常支票签发、资金调拨事宜、及处理零用现金和职员户口等;至于税务组则处理集团税务上相关事宜。
重视团队精神
跟其他部门一样,我们非常重视部门的团队精神。事实上,单凭个人力量是不可能完成整个集团的财务工作。所以我们很重视同事的意见,并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,借此增加同事们的归属感,凝聚部门的团队精神及营造一个和谐友善、互助互爱的工作环境。
关系亲厚如家人
同事间的感情犹如家人,彼此了解,相处融洽。我们不只在工作上合作无间,工余时候,我们最爱举办大食会,也享受一起购买和烹调食物的过程,大家分工合作,共享喜悦,气氛乐也融融。我们同时亦喜爱一起制作手工艺制品及摆设,不是卖花赞花香,我们部门的手工艺制品水准真的很高呢!
文:会计部
管理人多重角色培训课程
公司鼓励同事终身学习,经理们作为团队的领袖,需要担当不同角色,包括激励者、辅导员、调解员和改革先锋等。 新地优质学堂特别设计课程,透过多元化的学习体验,让参与者提升作为管理人所需的技巧 ─ 如处理个人情绪,成为一个能鼓舞人心的领袖、带领下属面对改变、掌握化解矛盾和冲击的技巧,以及情绪辅导等技巧。

我要去南极! ─ 中国部蒋慧菁
虽然广告有云:「去旅行去到尽」,但想到要去到世界的尽头南极,就不是人人有这决心和勇气。中国部的蒋慧菁(Kitty)今年初迎接了这个挑战:「就当是给自己的人生留个纪念吧!」
挑战自我的极地之旅
Kitty选择取道智利前往南极,但原来要到智利也需走遍千山万水:「先花九小时由香港飞多哈,再用18小时从多哈到阿根廷,阿根廷到智利又要两个多小时,再要乘三小时内陆机,才能到达往南极的起点、智利最南城市蓬塔阿雷纳斯(Punta Arenas)!」Kitty称到南极虽然十分辛苦,但其实并不危险─「最多只是怕断手断脚而已!」她补充说,走进南极,一般人身体不会出现极端反应,只是冰面走路也暗藏危机:「记得有次下山路面太滑走不了,我们只好滑下来,对身手不是很好的我委实太刺激,那刻除了尖叫外还是尖叫。」正因为在极地中会出现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,所以留在南极虽只有短短六日,在智利参与一连串简介会之余,踏足南极后第一件事亦要参加救生演习,而且还要跟探险家、极地专家、动物学家和地质学家等不同专家,学习如何了解极地的「脾性」 ─ 始终在极端的环境旅行,也有一定风险。
Kitty笑称在旅程中,说得最多的可能是「哗!哗!」的赞叹声─ 坐着橡皮快艇,穿梭于Foyn Harbour各个巨型的浮冰间,白的、蓝的、灰的,像冲向一座又一座的冰山,十分震撼。 「我坐在船头,颠簸得好像连续坐上个多钟头的过山车,就在兴高采烈之际,船长却扬手叫我们安静,原来一头鲸鱼已悄然游近水面!后来它更游近我们的船低下,船长急忙后撤,总之真是太刺激好玩!」
难忘与企鹅为邻
登上极地的小岛,原来别有一番景致。他们一行人冒雨登岸,随着探险队的脚印,一步一水洼的专注向前走,突发现原来他们已被一大群外型可爱的企鹅重重包围! 「往后几天我还发现企鹅的日常生活原来非常非常忙碌─ 爬山、跳水、跳石、发傻、孵蛋、争吵、开居民大会,还有来回踱步……」Kitty告诉小记,基于保护生态,游人均要求与企鹅、海狮和海豹等「原居民」保持五米的距离:「所以每当遇见有企鹅走近,我们就要像小时候玩『红绿灯』般,一动也不能动,静候它们走开才可继续前进。」
虽然旅程早已完结,但Kitty仍难忘箇中点滴─ 例如第一次在冰天雪地下露天烧烤和吃冰淇淋,第一次踏足南极冻土的兴奋和感动,还有令人震撼的南极风光……「我很感谢上司和同事的支持!这次旅程请假大半个月,他们替我处理日常工作,令我可以尽情探索这冰天极地,留下毕生难忘的回忆!」
3D彩绘城镇「Sketch Town」
国际金融中心商场于暑假引入「Sketch Town」的活动,让大小朋友一同发挥想像力及创意。参加者完成画作后,经过机器扫描,令图像由2D变成3D,更可以触碰它们作互动。早前公司便特别安排同事参与这有趣和创新的活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