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地大家庭
夢幻工作間 發掘觀景台的無限可能 ─ 天際100
你有沒有想過,每天工作被壯麗的香港景色包圍, 可隨時飽覽醉人的日落、璀璨的夜景、雨後的彩 虹,還有置身如仙境的雲霧中到底是甚麼滋味? 這次「走進新地大家庭」便帶各位走進環球貿易 廣場100樓,認識天際100的團隊。
旅遊商務新地標
作為香港首個能360度欣賞香港全景的觀景台,天際100開 業逾五年,團隊不斷探索新路向,幾年間已得到國際認可,成 為國際組織World Federation of Great Towers(WFGT)在香港 的唯一成員,與法國艾菲爾鐵塔等世界地標齊名,並連續三 年獲著名旅遊網站TripAdvisor頒發「卓越獎」。今年七月天際 100獲CNN Travel資訊網站推介為香港十七個最美麗地標之 一,而天際100位處的環球貿易廣場,近日更被美國著名建築 雜誌《建築實錄》選為125年來最重要的125項建築之一。
別以為天際100只是一個讓旅客欣賞香港360度全景的觀景 台,近年他們更開拓商務宴會及婚禮的業務。天際100最大的 優勢是有世界聞名的香港天際線做背景,所以吸引不少跨國 企業和新人舉辦大型晚會、展覽、時裝表演和婚禮等。短短兩 三年間,天際100已舉辦了數百個不同規模的宴會。
結合新科技與香港情懷
天際100成功將創新與懷舊融合,並成為吸引 旅客的賣點 ─ 於2015年推出流動應用程式 後,將於明年初推出進階版。新增的「擴增實 境」及「虛擬實境」功能,令觀景體驗變得更 豐富有趣。天際100團隊亦搜羅了很多由本地 設計師和生產商製作、充滿濃厚懷舊港式風 情的禮品,深受本地和外地遊客喜愛。此外, 天際100的餐廳將由一個國際品牌經營,並於 2017年第一季以全新面貌示人,為客人帶來 優質的餐飲服務。
愛玩‧愛生活
同事們在公餘時候,原來也愛到觀景台攝影:「因為在這裡欣 賞香港美景真是最好,既為個人興趣,又可將合適照片當成 推廣活動照片,一舉兩得!」天際100同事除熱愛工作,也重 視平衡的健康生活,他們經常相約做運動,讓身心充電,難怪 各人都有無限創意,常常想到新點子。
尋找突破極限的滿足感 ─ 啟勝陳世雄
任職啟勝高級物業及設施經理的陳世雄(Patrick),一直勇於向難度挑戰。曾經是義勇 軍的他,熱愛10 0公里以上的越野長跑,也熱愛 潛水探索無盡海洋。為了在工作上精益求精, 本身已經是一位註冊專業房屋經理和特許測量 師的他,更利用15年工餘時間完成一個學士和 兩個碩士學位!Patrick 笑說:「其實我只係一 個平凡人,但總想認識自己的極限,不斷嘗試 突破框框。」
一個人的極限挑戰
對很多人來說,參加42.195公里的馬拉松已是極限,但在Patrick眼中,極限不止於此。早前他參加了「殿堂級」的UTMB環勃朗峰耐力跑,用了46小時完成超過170公里的賽事!比賽 途經法國、意大利和瑞士;跨越的海拔總爬升高度達10,220米(比全球最高的珠穆朗瑪峰還要高);溫差更由負10度至30度……此外,Patrick還要戰勝孤獨感,皆因其他參賽者多 有隊友支援,他卻孤身上路。小記即時聯想到那悲壯的畫 面,Patrick卻享受長跑的孤獨:「跑步時只會聽到自己的呼吸 和心跳聲,好像整個世界也停頓了,特別在工作上我作為主管,有時需要這種獨處的空間,讓我可以 認真思考問題和解決方法。」
同心同步 才能走得更快更遠
Patrick雖然習慣「一個人的浪漫」,但更 愛參加如「毅行者」的隊際賽。過去15 年,Pat ric k與啟勝同事也有組隊參賽,去 年還獲大會列為精英隊伍(Super team)。 他特別感謝新地和啟勝一直以來均支持同 事組隊參加不同的賽事,令他悟出團隊的 真義和實踐秘訣:「毅行者是計算所有隊 員的成績,只有一人跑得快是沒用。要取 得好成績,不僅大家要向著同一目標,更 要同心同步。如不同步,能跑快的隊員要 遷就跑得慢的,總體成績當然不好;相反 只顧自己跑得快而不理隊友,就更不成隊 形了。」Patrick認為,工作上優秀的團隊,必 須目標一致,互相鼓勵,才能發揮最大的 潛能。
冷靜與應變力 求生或工作同樣需要
曾參加皇家香港軍團義勇軍的Patrick,坦言當年的軍事訓練 令自己的個性更加堅強,並學會在危機中懂得冷靜應對。身 為專業潛水教練的他,憶述一次在菲律賓教潛水時,為拯救另一位學員,同被水底急流沖走的驚險經歷。「當時自己也很 緊張,但我知道不能抱怨,因為我需要保持冷靜才能保護學 員。」Patrick稱等待救援並不等於什麼也不做,而是要不斷思 考怎樣提高被救的機會:「當時我倆被沖至偏離航道超過1.5 海里,我第一時間便帶領學員慢慢逆流游回潛水指定水域等 待救援。因為搜索隊多數會順著水流尋找失踪者,若只留守 原處漂流或者因驚慌亂打亂撞消耗體力,只會減低被尋獲的 機會。幸好等了一小時後,終於被人發現。」Patrick認為工作 也是一樣,面對逆境和危機,既要保持冷靜,更要衡量形勢, 準確判斷,有效處理,才可重回正軌。
一步一腳印的堅持
Patrick不僅在運動上不斷嘗試超越自我極限,在各方面亦樂 於接受挑戰。他用了15年時間完成法律學位、工商管理碩士和應用會計及財務碩士,務求在工作上尋找突破: 「面對挑戰,除要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,亦要掌握 多元化的知識。」近年他更於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 院擔任客席講師:「我很喜歡與別人分享和交流, 因為在教學同時,自己亦溫故知新。」他更常跟同 事分享,設定目標時要將較大的目標「拆細」,並 逐步實行:「跟跑步一樣,如你將目標定在100公 里後的終點,只會令你即時想放棄,若你以五公里 為結算單位,然後跨過一個又一個細小目標,再難的事也可以做到。」

迎接大數據時代 ─ 新意網
新地集團同事眾多,部分附屬公司大家未必經常接觸,今次《新地動態》便走訪了新意網。
重視溝通 引發創意
走進新意網位於柴灣MEGA-i的大本營,設計明淨簡約,大部分以玻璃分隔,高度透視 ─ 這份開揚感,與公司重視溝通的文化如出一轍。新意網行政總裁任景信(Peter)稱:「我們相信走出辦公室,與客戶保持接觸並作互動交流,更能明白市場需要,讓我們跳出固定思想框框,引入創意新思維。」
掌握「數據時代」的機遇
同事或許已聽過今天已進入「數據時代」的說法,新意網的業務,正正是掌握著這個時代的機遇。「無論是雲端服務、移動通訊,以至上網睇片,都跟數據傳輸與儲存息息相 關。就如最近火紅的手機遊戲 Pokemon Go,從遊戲所對應的地圖,以至遊戲開發商在各區各處預先種下的『精靈』,其實全都是數據資料!可見這行業的潛力無限。」Peter表示,新意網在香港業界處於領導地位,主要由於數據服務最重要是與世界接軌,而新意網最大優勢,在於已有過百間國際電訊公司是其客戶:「這令到我們的客戶將數據有效地連接到世界各地。」
新數據中心即將落成 業務發展潛力大
若同事有留意財經新聞,大概也知道新意網於2013年投得位於將軍澳的唯一數據中心專用地,而這座數據中心MEGA Plus將於明年落成。Peter亦藉機解釋項目對公司的重要性:「將軍澳其實是海底光纖的主要『上岸點』,儘管已有公司在該處設立數據中心,但受土地使用條件所限,只可自用,不可分租。相比MEGA Plus是數據中心專用地,新意網可讓客戶合法分租,對租用者或承租的企業都有莫大保障。」
MEGA Plus所帶來的增長固然令人期待,但透過全面提升現有兩座數據中心 ─ 位於柴灣的MEGA -i和沙田的MEGA Two,亦有助滿足現有客戶的需要:「MEGA Two正改造成專 用全幢的數據中心;至於柴灣總部MEG A-i,亦正進行升級和容量擴充的計劃。相信配合新數據中心的落成,並強化現有四座數據中心的服務質素,將為我們迎接數據大時代作最好的準備。」
新意網知多一點
新意網共有190位同事,旗下包括從事數據中心的「互聯優勢」,以及提供寬頻網絡、電視天線系統、衛星電視共用天線系統及保安監察系統的「新意網科技」及 Super e-Network。

從花卉中找到「快樂藥」 花藝達人 ─ 啟勝譚彩英
「花之美,令人即使當下壓力很大,也頓時覺得舒服平靜。」在環球貿易廣場任職客戶服務行動組的啟勝同事譚彩英(Cherr y)熱愛插花,更樂於與同事、租戶和長者分享箇中樂趣。因為她相信 ─ 花,是舒緩壓力和寂寞的「快樂藥」。
藉著鮮花釋放壓力
Cherry表示最初愛上插花,理由只有一個,就是覺得壓力很大 ─ 她十多年前移居香港後,面對生活習慣和工作節奏轉變的壓力,令她透不過氣來。「當時放工後,只想一頭栽進別的事情。剛巧看到坊間開辦專業插花課程,便立刻報讀。」或許Cherry當時真的急於釋放壓力,她學得特別用心,學了一年多,便初見成績。「那時我還在創紀之城工作,有一天管理層要來參觀,眼見接待處花卉擺設雜亂,在時間緊逼下我嘗試執整,估不到上司見到後十分滿意效果,還叫我負責日後設計接待處和走廊的花卉擺設。」
以花藝點綴別人的世界
這次經驗提升了Cherr y的自信,同時也讓她感受到美麗的花卉,有點綴生活的力量。近年,她不僅為租戶和總公司同事開插花班「授徒」,還將插花的樂趣與長者分享。「其實環球貿易廣場內,租戶大多是國際金融機構,工作壓力比較大,每當我開班時,他們的反應都十分熱烈。」
至於想到以插花作義工服務,也是機緣巧合。環球貿易廣場附近有一所老人中心,平日有不少長者會到商場逛逛和歇息。某天一位患腦退化的長者在商場迷路,Cherry把他領回老人中心時,心想長者生活缺乏生趣,不如辦一些義務插花班,為他們生活添上色彩。於是便主動聯絡老人中心,並很快成事。「記得在活動中,一名有嚴重腦退化和認知障礙的伯伯,完成課程後,居然再次記起自己的女兒,還說想把花束送給她。」Cherry相信,花藝活動除可鍛鍊長者的腦筋和肌肉,也可以刺激思考,讓他們重新記起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和事。
牡丹也要綠葉扶持
插花不僅能幫助他人,也為Cherry的生活帶來更大啟發 ─ 「花由於顏色鮮艷而成為主角,但綠葉對提高整件作品的美感更為重要!因為葉的形態、大小和軟硬程度等變化很大,有助塑造不同造型的作品。」正如在工作上, Cherry雖然是負責前線崗位,但亦深信每個同事即使如何微小,所付出的也是有價值的。「牡丹雖好,也要綠葉扶持嘛!」她笑言。
裝備自己 幫助別人
或許因著Cherry對花藝的熱誠,不少同事和租戶對花藝的興趣和求知慾愈來愈濃厚,為了精進自己的知識,她矢志自費遠赴台灣,考取國際專業資格。「連進修費用,大概要花十多萬呢!」雖然費用不菲,Cherry卻從容說:「有時滿足感真是非用金錢衡量,當你覺得自己的付出得公司賞識,還有看到同事、租戶,以至長者朋友能夠在樂在其中,釋放壓力,自自然然希望能夠更好裝備自己,將各人帶進廣闊美麗的花藝世界。」

帝苑酒店的跆拳「道場」
「跆拳道中『道』之精粹,是堅持、毅力和尊師重道。」陳博文(Matthew),任職帝苑酒店Inagiku稻菊;換下工作服後卻是一位跆拳道教練,有不少同事更成為他的「門生」。他認為無論在道場抑或在職場上,都可以應用到跆拳道的精神。
從工作領悟跆拳道的堅毅哲學
Matthew不僅是一名跆拳道教練,更是香港跆拳道代表隊成員。他笑言多年來調教逾千名學員,單在帝苑酒店,已有30多位同事曾跟他學藝。當中八人考獲國際跆拳道黑帶,三人更入選港隊!Maren和Ken便是他其中兩個門生。Maren跟Matthew同樣在Inagiku稻菊工作,Ken則在東來順任職,Matthew稱從事酒店行業,是很適合學習跆拳道,皆因能培養出堅毅和謙卑有禮,這都是服務從業員應有的特質:
「跆拳道十分重視尊師重道,年輕同事練久了,也會變得有禮貌。而且艱苦的練習能磨練出毅力和意志,初學時單是『鬆筋』已叫他們痛得死去活來。」Matthew 說時,站在一旁的Maren卻正若無其事的把腿抬得高高成站立一字馬!小記看得嘖嘖稱奇,Maren卻認為一切純屬日子有功,她坦言自己本來性子較急,工作時因而容易出錯,在修練跆拳道後,卻令她明白做事要按部就班,持之以恆。心態調整了,工作表現亦有所提升。
「跆拳一身」 薪火相傳
「跆拳一身,吾道一貫」,是跆拳道始創人崔泓熙的遺言,亦是跆拳道修練者的信念,意指要畢生致力投入跆拳道之中。Matthew雖已「轉型」當教練多年,但仍然要求自我不斷精進,堅持繼續參賽,給學員作榜樣。他坦言這想法是受一位老運動員所影響:「我曾因覺得自己年齡愈來愈大而考慮退役,但有一次見到來自澳洲的一家人三代同堂參賽,我問那位年過60的爺爺級選手為何仍要比賽?他卻輕描淡的說,『一天未死,也要繼續下去。』這番話深深激勵著我 ─ 跆拳道,是一生的修練。」Matthew的身教,兩位學生Maren和Ken亦深受影響。二人鍛煉刻苦之餘,每星期也會花一至兩天的時間,到Matthew的道場當助教,既是把握時間鍛煉,也是將自己經驗,與師弟師妹分享。
修練的真義
Ken學習跆拳道雖然只有一年多時間,但已在本地跆拳道搏擊賽中勇奪獎牌,Matthew最欣賞他的沉著和逆境精神;至於他的師姐Maren更厲害,除了已考獲跆拳道國際黑帶一段,以及多次在本地和亞洲邀請賽奪獎之外,最近更獲得港隊垂青,邀請她隨代表隊到韓國集訓。正當小記以為她會躊躇滿志,向專業運動員之路邁進,她卻如小女孩般笑得腼腆的說:「我倒沒有想過甚麼目標,只是很享受跆拳道而已。」
Matthew笑稱Maren這份清心,正是修練跆拳道一份難得卻又重要的特質:「今天我們事事強調目標為本,很多人會視考黑帶或比賽獲獎為目標,但跆拳道的精神正是一生的修練。有時不需要定下太多目標,不要計較能否爭取好成績,只求風雨不改地堅持練習。無論在道場或職場上,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。」
凝聚活力 樂於分享 ─ 工程監察部
凝聚活力 樂於分享 ─ 工程監察部
走進工程監察部,便感受到一股濃厚的陽光氣息。無論行山、 長跑,抑或踏單車,總之每逢公司號召同事參與各類體育活動, 總會見到工程監察部同事的身影。這種積極參與的態度,是源 於部門主管相信運動是凝聚團隊精神的「催化劑」 ─ 「要跟 一個新人談團隊精神可能很抽象,但透過運動,大家在逆境中 共同面對困難,互相幫助,同事之間的情誼更促進工作上的默 契及互信。」
工程監察部的開心工作之道,除了一起做運動外,樂於分享知 識也是原因之一。部門自設內聯網(簡稱CoP),鼓勵同事之間交 流及分享心得,在監察建築施工和產品質素之餘,更致力整合 建築的最新資訊和心得,實踐知識管理。在過往,工程監察部 共出版了四本關於工程技術的刊物(第五本亦即將面世),記 錄建築施工每項細節的注意事項,與「新人」和其他部門的同 事分享。最近他們更與建築部共同研發手機應用程式app,讓 同事在檢查工程時能清晰對照,可謂與時並進。「工程監察部 很重視分享知識,縱使同事會退休和離職,若然我們有系統 地整理相關的知識、經驗和心得,部門的智慧寶庫和工作文 化便可以一直承傳下去。」
部門知多一點
工程監察部共有兩組,其一是質量控制組,負責監察集 團所有項目,從施工到交樓,均與建築部和工程管理部 的同事通力合作,確保在每個環節均符合新地對質量的 高要求;另一組是成本稽核組,主要工作是監察公司每 個建築項目的招標、合約制定,工程分判的工作,審計工 程項目的成本支出及稽核當中流程,確保符合既定成本 指標及工作程序。此外,新地向來重視與判商的合作關 係,如在工程款項和合約要求上出現意見分歧,成本稽 核組便會負起「仲裁人」角色,確保分判商與主判人雙 方能在合理和公平的情況下解決問題。

走遠路 拓視野 – 公司策劃及策略投資部林頴雅
今年初寒潮直捲香港,最觸目的新聞是有參加「香港100」越野賽(賽程約100公里)的選手被困在冰封的大帽山上。原來當日公司策劃及策略投資部的林頴雅(Wanda)也是跑手之一!「不理環境多惡劣,迎著風,低著頭,一步步的走下去。」不僅成為Wan da順利完成賽事的秘訣,也是她從山野毅行中明白到的生活哲理。
難忘沿途風光
Wanda在十多年前首次參與行山活動,代表香港財經分析師學會參加「毅行者」,想不到一試便愛上這運動,現時她幾乎每週都會行山。山藝活動帶給Wa n d a的,不是驚心動魄的歷險故事,而是一幕一幕如畫般美麗的自然景色。她曾到德國、比利時和日本參加毅行者活動,也到過東京和廈門跑馬拉松賽事,每處地方的獨特景致均叫她難忘:「在德國時,處於山野之中看著滿天繁星;還有在日本看富士山日出,漫天抹上一層美麗的粉紅色,都叫人著迷。當然香港的景色也同樣優美,船灣淡水湖的海天一色,也美得像一幅風景畫。」
「香港100」的人生一課
Wanda稱「香港100」賽道主要在麥理浩徑進行,因此賽事本來是很安全的。只是再平靜的大自然,也有反覆無常的一面 ─ 當她跑至馬鞍山時,便開始遇上前所未見的猛風,加上當時正走在險要的山路上,稍失平衡,隨時會墮進兩旁山崖!「所以當時我和其他參賽者亦幾乎要在山徑上匍伏而行,才能勉強前進。」光是聽到她三言兩語的描述,也能想像Wanda當時的處境如何驚心動魄。後來的路程更是「誘惑」處處 ─ 所指的,是賽會因應天氣嚴寒,特別在沿途設下火爐,讓跑手能夠稍事休息取暖:「要知道天氣這麼冷,一旦圍住了火堆,真的不願離開!」為免耽誤時間,Wanda不斷提醒自己要戰勝「心魔」,不要停下腳步。她笑言正因如此,才能在大帽山路面結冰前落山衝線。「我登上大帽山時,即使戴上手套手指仍凍得沒有感覺,我知道此地絕不能久留,於是落山時全程奔跑。衝過終點後才發現帽子、頭燈、手套和行山杖全都結了薄薄的冰層!而我衝線不久,大會更宣佈腰斬賽事。回想起來,若我貪圖取暖一刻,可能我也會滯留在大帽山上。」她笑言這經歷跟工作和生活一樣,人生路上總會遇到一些引誘,或阻礙、或拖著你的後腿,但務必要戰勝安於逸樂的惰性,認定自己的目標。否則只要稍一耽誤,情況就可能會變得愈來愈差,到時便追悔莫及了。
一步一步 你也可以完成超長距離賽事
「外在環境看似惡劣,如果你能低著頭,一步步走下去,到達終點原來並非很難。」Wanda相信,無論路途多遠多崎嶇,堅持下去,便能走完。當然空說堅持也是不夠,更需要有充足的準備:「想完成較長距離賽事(50公里或以上),建議在賽前先試走一遍,看看能否在限時內完成。練習時亦要循序漸進,避免受傷。」另外,香港天氣濕熱,要帶帽子及穿著快乾排汗衫,選擇鞋子時亦應以抓地能力為首,而且要買大一點,因在運動過程中雙腳會有點發脹。相反背囊不要太大、要輕巧貼身,以免阻礙走動。」
像Wan da一樣挑戰逾100公里的賽事是行山,但在假日與三五知己登高同樣也是行山。無論你是「達人級」還是「入門級」登山者 ─ 登高遠眺,融入大自然中,不僅能夠減壓,更儼如服下「健康快樂藥」:「現在我已很少看醫生,即使有一點感冒傷風,行趟山出身汗就會不藥而愈!而且胃口越來越好,哈哈!」

武術:融匯工作與生活之道 ─ 區達基
不少人對中國功夫都有無限想像,對習武接近20年的區達基(Walter)來說,武術的魅力,不在於能否「一個打十個」,而是透過練武,為他注入自我完善、精益求精的原動力。
內外兼收
康業旗下力佳工程的助理董事Walter,熱愛中華武術 ─ 太極、南拳、長拳和劍術皆能,而且更取得教練和武術運動裁判的專業資格。Walter笑稱自己不是甚麼「武痴」,修習各門武術純粹為了鍛鍊身體:「我於96年開始學太極,太極講求調適和內勁,是一門『內家功』,考慮到若只練太極,對強化心肺功能及鍛鍊筋骨幫助不大,故此我繼而開始鑽研南拳和長拳這些『外家功』,兩者相輔相成,才能做到內外兼收,強身健體。」
真正做到「內外兼收」,還包括練武者的品性。Walter在中港兩地均擁有教練和裁判員的專業資格,可謂真正的師傅級人馬。他卻堅信武術不是用來炫耀,皆因練武者,最重要是鍛鍊德性。「『武德』是十分重要,事實上武術世界裡,天外有天,人外有人,根本不值得自我誇耀。」他不斷考取一些教練和裁判資格,是希望訂下一些目標,讓自己能不斷堅持鑽研。Walter笑言:「其實應付這些考試都要付出不少心力 和汗水,壓力也很大,每次考試我也會輕了幾磅呢!」不過他相信努力是有意義的,因為在教導和擔任裁判的同時,可以教學相長,拓寬對武術的認識和視野。
成敗只看基本功
Walter笑言學武不難 ─ 要記下套路的一招一式,然後依樣耍出,十天八天也學會。但這樣只徒具招式的外形,並不能使出招式背後的精髓。「所有武術,其實都是由一些基本招式組合而成,並不複雜。但出拳如何做到沉穩有勁而非徒具外表?怎樣可以做到步法靈巧而非『腳步浮浮』?全視乎你的基本功有多深厚!」跟不少武學宗師的想法一樣,Walter也認為要練好基本功,最重要是堅持和耐性。要認真把基本功練好,往往需要花多年時間,而且要一步步的練好根基,絕不能一蹴而就,因為太心急反而容易受傷。
武術裡的工作哲學
練武之人,有一口訣是:「手‧眼‧身‧法‧步」─出拳時要眼到手到,而且身體要隨之配合,上下相隨。腰一動,上可帶動上臂出招,下可使步法進退有度。Walter坦言其實這套口訣,運用在工作上同樣適用 ─ 要出拳有勁,不能只靠手臂運勁、更要專心致志(眼到),姿勢和步法正確,還有身體(腰)同時配合。就像我們在工作上要做到最好,不能只靠個別同事付出,更要其他同事整體配合,才能發 出最大的力量。「另外我們紮馬衝拳,一定會朝向正中心發招;正如工作一樣,目標要清晰、要中目標,才會見到效果。」
看著Walter示範一段太極套路,柔和而輕靈。人們都以為太極是以柔制剛,但原來太極是強調剛柔並濟,Walter一邊比劃著太極招式中如何柔中有剛,一邊說:「太極套路看似柔和緩慢,但每招都蘊含著攻防意識,不會只柔不剛。其實在工作上何嘗不是如此?對待下屬或顧客,過分懷柔或太過堅持己見都不行。剛柔並重,才能意到力到,建立健康有效溝通的好方法。」
練武之餘同時「練心」,大概是武術帶給Walter最大的得著。

用雙手創作無限世界 ─ 會計部郭勤英
會計部的郭勤英(Dawn)熱愛手工藝,更不時與同事們分享箇中心得,訪問中她挑了幾件作品,已令小記讚嘆不已 ─ 她無論是近年興起的立體相浮雕(Fotomo),抑或捲成各式各樣卡通人物的紙偶,以至製作玻璃吊飾、水晶花、絲襪花、紙黏土、微型藝術……幾乎你想得出的手工藝創作,她都略知一二,甚或掌握了純熟的技巧呢!
用手工藝分享快樂
Dawn不僅在公司「開班授徒」,與同事分享自己的手藝,本身是新地義工隊成員的她,早前更教導一個視障兼聽障人士學習捲紙藝術:「起初我以為他只是弱視,臨場才知道對方完全看不見東西,而且更大挑戰是,他還有聽障……」當時Dawn腦海裡不斷盤算,怎樣教導一個聽不到看不見的朋友捲紙?後來她索性捉著對方的手一起做,讓她用手感受每一個工序,加上一個懂專門跟聾盲人士溝通手語的社工從旁「翻譯」,對方最終也成功學懂這手藝。這經歷讓Dawn感受到,只要願意付出心思,便能跨越一切溝通障礙。
快樂,除了是源自與人分享手工藝心得外,亦因著別人喜出望外的笑容 ─ Dawn不時會製作一些手工藝送給身邊朋友:「記得之前有同事結婚,我和其他同事特別為這對新人造了一套六隻的鬆弛熊,分別代表新郎、新娘、伴郎、伴娘、花仔和花女,老實說,連我自己也覺得很靚呢!」不難想像,當那位同事收到這份滿載著心思與祝福的自製賀禮,那既驚且喜的笑容,是對Dawn最好的「回禮」。
「Kawaii呢」的立體捲紙藝術
訪問時,小記望著Dawn所製作的「三眼仔」和「鬆弛熊」等造型可愛的卡通人物,要不是近觀時看到紙張的紋理,根本難以想像到,如此「Kawaii呢」的小玩偶,竟然全是用紙條捲成!她笑言近年愈來愈多人愛上捲紙這門手藝,皆因需要的工具不多,技巧亦容易掌握,而且材料更完全可以信手拈來:「基本上用碎紙機把色紙切成條狀,便可以捲出不同圖案和形狀的東西,多方便!」當然,羅馬非一天建造,鬆弛熊也不是幾天可捲成,Dawn坦言,自己也要邊做邊觀察,不斷鑽研才能做到理想效果,故需要花上不少時間和心思:「原來鬆弛熊的身後有一條拉鍊,胸前亦必定有一顆鈕扣,雖然看似很細微,但若欠缺了像真度便會打折扣。」她鼓勵有興趣的同事,除了參加興趣班外,也可以在網上尋找一些捲紙教學短片:「不少短片都簡單易明,對初學者很有幫助。」
與時並進的自學精神
手工藝創作的潮流,其實都一直在演變 ─ 早年常用紙黏土創作,後來燒玻璃也曾風靡不少OL,至於近年則盛行的微型藝術和捲紙,Dawn透過不斷學習,終練成一對「周身刀,張張利」的巧手。「當愈能掌握不同的手工藝技術,你便懂得配搭更多不同物料,創作的可能性自然更大。當然,我本身對很多事情都感興趣,所以除了玩手工藝外,我也常常參與短期課程和公司舉辦的公餘活動呢!」Dawn笑言自己欠缺耐性,雖然享受創作時不斷精益求精,務求形神俱似;但亦害怕千遍一律的工序。然而即使遇到再沉悶乏味的創作,一旦開始了,她也會堅持完成才肯罷休,絕少會中途放棄:「大概這是我的脾性,即使暫時擱下,也會渾身不自在,必定要完成創作,之後再找其他新玩意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