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動向

新意網世界級數據中心MEGA Plus全面投入服務
為迎接準Tier 4數據中心MEGA Plus全面投入服務,新意網早前舉辦「MEGA Plus Xperience」慶祝儀式。過百位嘉賓和業務夥伴聚首,一同見證香港新一代數據中心誕生。
坐落於將軍澳的MEGA Plus,是首個建於政府規劃作高端數據中心指定用地的數據中心。其高數據容量、模組和具彈性的設計,能切合電訊商、雲端服務供應商和大型企業的不同用量需要,以高能源功率、低網絡延遲和高可用性的特點迎接不斷提高的行業需求。MEGA Plus連同現有的MEGA-i和MEGA Two組成的MEGA Campus,連接十個海底通訊電纜系統和超過150家電訊商,成為亞洲區內重要的數據交換生態系統。
此外,MEGA Plus採納了符合環保要求的設計,並通過LEED和BEAM Plus的綠色建築標準認證。其環保及低衝擊的設計不僅有助提高室內環境質素,還能減少向外部環境的排放,增進能源和資源效率。
物業管理「數碼化」時代
「與時並進」是新地的企業文化之一,隨著科技發展,公司的物業管理服務亦已走進電子化年代。康業和啟勝近年亦投放不少資源開發流動應用程式,讓業主從接過鎖匙一刻,已感受到公司以客為先,不斷求進的堅持。
收樓簽收「無紙化」
曾幾何時,新業主收樓時要簽署一張又一張文件。近年啟勝和康業均開發了一套電子交樓處理系統,只要一部平板電腦,便可完成整個交樓程序 ─ 除了可以在平板電腦簽署所有文件外,若發現有需要執修,可以將所有問題記錄、上載並追蹤相關過程,過程十分簡單,省卻不少親自交涉的時間。
一app在手 盡享屋苑不同設施與服務
為了令業戶享受到智能化的服務,兩間物業管理公司均開發了住客專屬的流動應用程式。只要一機在手,不僅可以隨時了解屋苑情況和其他即時資訊,還可以預訂會所的設施和服務,令住客的生活全在掌控之中。
執房「黃金45分鐘」
一個酒店房務員每天要執拾超過十個房間,而每間房最多只容許花45分鐘時間 ─ 在有限時間,究竟有多少工作要做?香港麗思卡爾頓酒店的房務員伍夏輝(Bowie)告訴大家,清潔房間,不僅要工多藝熟,更要有偵探般的頭腦!
先觀察 後行動
偵探走進案發現場時,會在不干擾現況之下先作觀察 ─ 原來房務員也一樣。Bowie每次推著其「執房戰車」到達房間後,都會先巡察一遍:「例如枕頭和拖鞋的位置放在哪裡?雪櫃中少了甚麼飲品?欠了多少?因為從使用痕跡中可見客人的習慣,繼而按照對方的偏好執拾和補給。」此外,酒店更將這些資訊儲存入電腦,令客人無論到世界任何一間麗思卡爾頓酒店,也可享受度身訂造的酒店服務。
講求對稱美學
鋪床的過程盡顯房務員的「功架」─ 從Bowie的示範中,床單收口要整齊至「起角」、被舖不能碰到地氈,以至枕頭的擺放以至摺痕,也要做到左右對稱……估不到鋪一張床,要做到如工匠般千錘百鍊。
確保常處於無塵狀態
房間清潔後沒有新住客,房務員也會每日兩次到房間,抹掉房內的「浮塵」,務求令房間時刻保持最佳狀態,供客人入住。Bowie每次收拾後,都會留下字條跟住客互動,這種如筆友般的有趣交流,也令客人感到特別窩心。

以心建家 保育濕地
一個項目是否優質,除了涉及造工和用料之外,能否與附近環境互相融和,亦十分重要。位於元朗錦田北的PARK YOHO不僅在設計和設施上擁有高質素,在新地悉心規劃下,更令曾受到破壞、面積達五公頃之濕地重現生機,成為PARK YOHO的「候花園」(Fairyland)。
令濕地「復活」
早年沙埔是一片稻田,後來隨著農業式微,稻田因處於低窪地帶,逐漸演變成濕地,蘆葦和紅樹林大量生長,亦孕育了各色各樣的生物。只是後來因水道淤塞,令濕地乾涸,原來的植物最終被其他外來植物取代。新地為要令這片失去生命力的濕地重現生機,特別與保育專家合作,進行多重保育工序:
1. 先清走濕地底層的淤泥,同時把底層挖深,增加水深度
2. 清理水道和水閘的淤泥和垃圾,重修水閘,更鋪設多條管道引山水和海水
3. 建高濕地的塘壆,以控制水位高低
4. 重新引入蘆葦和紅樹林,為各物種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
整個拯救濕地的過程,水 ─ 可算是至為關鍵。因為保育專家指要令沙埔濕地的生命力持續,水位必須能控制在潮漲時約150cm,潮退時約30cm。在新地、政府和環保專業人士三方共同努力下,沙埔濕地成為生機處處的「候花園」,候鳥重臨,還間接孕育超過180種生物物種,更令PARK YOHO成為香港罕有結合濕地保育的大型住宅項目。
都市農夫
香港雖然地小人多,但要在家中種菜並非不可能。今期我們邀請了兩位從事物業園藝和綠化環保工作的同事,分享如何在家中當個都市農夫。
露台種瓜無難度
香港不少新落成單位都設有露台,原來也可用作耕種。天巒的園藝部主管鄭永康(鄭sir) 表示,想嘗試在家種植,種瓜比種菜容易,而且只要用花盆,一個暑假也可以輕鬆種出超巨型節瓜,絕對是一個有趣的親子活動!鄭sir分享幾個速成小貼士給各位同事:
1. 先用55度熱水浸泡種子15至20分鐘,再用室溫水浸三至四小時,便可放進泥土培育
2. 約五至七日便可發芽成幼苗,待見到長出六至七片真葉和卷鬚,可轉到較大花盆栽種
3. 節瓜蔓長約30厘米時,便要在泥土插上竹枝,並每隔兩至三天用繩將長出來的蔓子繫在竹枝上,以導引生長
4. 每天澆水一次,約三至四星期施肥一次
5. 節瓜蔓會長出「雄花」和「雌花」(會附著一個小果實),要摘下雄花,將其花芯沾到雌花的花芯作「人工受孕」,雌花才能成瓜
6. 成瓜後節瓜會迅速生長,可按喜好決定採摘時間
自製「魚菜共生」系統
置富花園三年前將屋苑內的魚池,化成一個「魚菜共生」的系統,種植四時蔬菜。其物業主任曾志翔(Joe)表示,只要你有養金魚或其他淡水魚,其實也可以建造一個「魚菜共生」系統,利用魚的排洩物作養份,生產自家有機水耕菜!
1. 裝備:魚缸、水泵、陶珠、用作栽種養殖的膠盤
2. 一般養魚是把水泵接上過濾器,「魚菜共生」系統則是把水泵接上養殖盤
3. 盤內舖滿陶珠,目的是幫助植物茁壯生長和吸收水中養份
4. 注意盤子出水洞口的大小,流量太多或太慢皆不合
5. 適合栽種生菜等易生長植物